五成医药生物公司业绩预喜,开年涨势有望重启

截至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2021一级)共计480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数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其中,超过百家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按照预告的净利润上限统计,共有5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有43家首次出现利润亏损。


(资料图)

按Wind统计的预告类型分类,共有68家业绩预增,34家业绩预减,50家业绩续亏,43家业绩首亏,14家扭亏,15家略增,6家略减。分行业来看,包括化学制剂、医药流通、原料药、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等在内的多个子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突出。其中,上海谊众、嘉应制药、九安医疗净利润增长分别达到约41倍、34倍和18倍,排在增速前三位。

然而,相较2022年板块整体的股价涨幅并不算理想,从多家券商的观点来看,随着发展经济的重心进一步明确,政策鼓励创新逻辑持续强化,医疗市场国际化发展、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演绎,医药生物板块性价比明显,或将迎来一场复苏。

超半数业绩预喜

截至记者发稿,在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2021一级)共计480家上市公司中,有235家公布了2022年年报的业绩预告。

按照预告的净利润上限统计,共有126家实现同比增长,占已公布公司的53.6%;92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占已公布公司的39.15%;5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倍,占已公布公司的21.7%。

按照2021年的年报数据统计,480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有299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2.3%,略高于目前公布的比例;12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占比10.42%;72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翻倍,占比15%。

换言之,虽然2022年行业年报还未尽数呈现,但从已知数据综合来看,在高利润增速的范围内,2022年的行业表现似乎更为喜人。然而,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上限)的算术平均为-14.23%,中位数为10%,2021年的数据则分别是-2.37%和15.66%,2022年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似乎更为明显。

在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的51家公司中,化学制剂有14家、原料药7家、体外诊断6家、中药5家、医疗设备4家、医疗研发外包4家、医药流通2家。

在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排名前15榜单中,化学制剂占据3席、中药3席、体外诊断3席、医疗设备2席、医疗设备2席、医药流通1席、医疗研发外包1席。其中,上海谊众以净利润同比增长41倍实现扭亏,占据业绩增速榜单首位;嘉应制药和九安医疗分别以34.2倍和18.25倍居次,另有艾力斯同比增长超7倍,药易购5.64倍、ST冠福4.94倍、亚辉龙4.37倍、拓新药业3.73倍、安旭生物3.57倍、方盛制药3.57倍、三诺生物3.28倍、陇神戎发3.2倍实现扭亏、华大智造3.17倍、博腾股份3.1倍和东北制药3.04倍。

是什么让这些公司实现业绩增速的飞跃?多家公司提到,在产品或经营层面获得突破。

以上海谊众为例,2021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99.7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1773.27万元,预计2022年实现盈利1.5亿元至1.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至1.2亿元。对此公司表示,一方面是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于2021年年末获批上市后已正式开展商业化生产及销售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努力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稳步实施各项经营工作。此外,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及通知存款和政府补助收益也导致利润增加。

九安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试剂盒等新冠防疫产品需求大幅增加,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口碑提升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因境外销售以美元结算为主,汇率上升也为净利润带来积极影响。

艾力斯也提出,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的二线治疗适应证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全年实现销售放量;一线治疗适应证于2022年6月获批,进一步带动产品销量,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嘉应制药除了在医药流通行业取得较大突破外,上年还计提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影响上年利润2879.93万元,因而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147.73万元上升至4200万元~5200万元区间。

等一场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增长是否在2022年有所体现。以这些业绩增长靠前的公司来看,2022年的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A股5067家上市公司2022年全年平均上涨24.79%,医药生物行业却平均下跌13.79%,哪怕是业绩预告增速翻倍的92家公司,2022年股价也平均下跌5.27%。

分时间段来看,2022年,医药生物行业主要经历了两波明显的上涨行情,包括5~6月份以及10月初启动的新冠产业链驱动的上涨。从医药生物各子板块的月度涨跌幅来看,医药商业,尤其是线下连锁药店板块,受益于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等多重利好因素,在行业中表现强势。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医药生物投资有望重启。

首先,医药生物行业估值阶段性处于低位,性价比凸显。按照2022年12月31日的收盘数据,采用整体法计算,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24.78和3.35。2021年医药行业相对A股整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溢价比率分别为1.99和2.47, 2022年医药行业相对A股整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溢价比率分别为1.87和2.25,较2021年持续下滑,行业性价比凸显。

将时间拉到近两周,医药生物板块的市盈率虽然有所缓解,上涨至25.13倍,但仍低于近五年平均市盈率35.23倍,相对于剔除金融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12.55%。

其次,在政策层面上,医保谈判降幅温和,多方面政策不断支持创新,也为医药生物领域注入信心。

2022年2月,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把创新作为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并明确了“到2025年,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力增强,国际化全面向高端迈进”等目标,对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创新逻辑持续强化。江苏已率先出台《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创新药械研发进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创新领航值得期待。

此外,第七轮国家药品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与此前五批国家药品集采相比,降价幅度略显温和。2023年1月1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药品谈判总体成功率达到82.3%,近三年来不断提升;谈判的价格平均降幅为60.1%,维持往年水平,整体较为温和。随着药品集采常态化,未来行业将持续分化,龙头效应进一步凸显。

东方证券认为,一方面,在近年医保常态化等政策持续鼓励创新促进药品相关产业链的信心回暖,化药、生物药以及CXO相关行业受益明显。另一方面,国内药企积极推动国产创新药进入医保,将加速品种商业化进程,或将带来较大放量预期。

中航证券也表示, 2023年医药行业整体预计在复苏环境下回归均衡发展,利率下降的预期利好创新型成长企业和新兴产业投资扩张,同时前期受到压制的常规医疗需求、保健消费或将进一步释放,建议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布局:一是政策持续引导下的成长型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二是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三是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四是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五是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

关键词: 医药生物 2022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