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道:“造星”降本空间大,3000万到百万元级如何实现?
卫星互联网是近期市场一大热点。基于我国在2020年向ITU(国际电信联盟)申请的12992颗卫星及相关频段GW星座计划,这些卫星有望在2027年完成发射及信号印证。
虽然我国发展低轨通信卫星的大方向受到市场一致认可,但是仍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于中国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成本远远高于海外如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上万颗卫星组网成本太高。
(相关资料图)
先看看制造环节,国内卫星制造成本有多大下降空间?又将如何实现?
我国卫星制造端成本偏高
我国通信卫星过去以大卫星为主。未来智库数据显示,大卫星通常为专门定制,一颗吨量级的卫星从设计、研制到生产、测试等,往往需要5亿-10亿元甚至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其具有高通量、寿命长的优势。小卫星质量通常小于1000千克,与大卫星相比,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加工周期短、建造成本低,通常在低轨运行。
当前中国低轨通信卫星公开披露的参数不多,银河航天02批卫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国低轨通信卫星的代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银河航天02批卫星的重量与Starlink一代接近,但通信容量是其一倍以上,性能已经具备领先优势。
成本方面,摩根士丹利估算Starlink 卫星制造成本在100万美元/颗,马斯克则曾公开透露单颗卫星的成本可以下降到50万美元,按照美元汇率7来估算,Starlink的单星成本在350万-700万元人民币之间。
而据浙商证券研报,目前我国低轨通信卫星的平均造价约在3000万元左右。
据悉,由于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我国传统的卫星生产方式是单颗卫星的固定站位式生产,但上千道工序只在同一固定站位装配会使生产效率极低。由于生产效率偏低,人工参与较重,据浙商证券预估,卫星成本中,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占比约50%上下。
此外,由于卫星可靠性要求高,需要大量的测试工作,通常一颗卫星从开始总装到出场需要8-10个月的时间,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被用作各种测试,相应的成本较高。
卫星单价有望降至百万元级别
如何实现卫星低成本量产,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大难题。全球商业航天行业第一梯队的英国卫星通信公司OneWeb借鉴空客集团飞机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自动化产线,以流水线组装生产来降本增效,一直为业内称道。
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也一直致力于寻求“造星”降本之路。龙头厂商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畅此前表示,通过构建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构建卫星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控系统,创新探索“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模式,能大幅降低卫星研制成本、缩短卫星制造周期。
据悉,银河航天的单颗卫星研制成本已降至千万量级,是传统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未来通过生产工艺提升和规模化效应,有希望把卫星单价降至百万元级别,接近Starlink的造价水平。
正在闯关科创板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高性能、低成本卫星的研发与技术创新,率先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理念,通过结构一体化、热控一体化、电子学一体化等技术手段,在保证遥感卫星高性能指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卫星的重量、体积、功耗和成本,并形成了批量化制造和高效运营能力。
根据长光卫星招股书披露,目前该公司第三代卫星重量约40kg,单颗制造成本800万元;其最新研制中的第四代亚米级卫星,重量在20kg级,目标批量化单颗制造成本不超过400万元。
除了上述民营航天企业,商业航天“国家队”有没有降本的动力?对此华鑫证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傅子恒对第一财经表示,航空航天卫星产业链受政策大力支持,但也不是大干快上,而且央企国企改革力度很大,受国资委KPI考核,降本增效是他们的义务所在。
以航天科工集团为例,其2021年建成的自动化卫星制造生产线,已实现从原材料出库到检验合格之间,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等十余道工序的梳理和自动化,生产效率提高40%,单星场地面积需求减少70%以上,单星生产周期缩短80%以上,人员生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降本大趋势下卫星制造板块的投资价值会否受影响?
机构普遍认为,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一位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称,即使单颗卫星价格下降至百万元级别,中期来看卫星制造市场空间也能达到千亿规模,是目前的十倍以上。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