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看:千亿组件商股价表现黯淡,这家光伏一体化“新兵”为何大幅跑赢

今年至今,光伏组件厂不受资金待见,千亿大厂股价全部下跌,而大硅片企业大幅跑赢产业指数。其中已经成长为行业“老兵”的双良节能(600481.SH),今年股价表现让所有千亿大厂望尘莫及。

Wind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日,双良节能年内涨幅为15.3%,大幅跑赢光伏指数,后者同期跌幅为5.73%。大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H)也上涨13.9%。相较之下,“组件F4”——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全部飘绿,分别下跌11.4%、7.72%、15.15%和25.43%,通威股份(600438.SH)微涨1.4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内光伏装机景气度维持较好态势,大尺寸硅片供不应求,带动相关厂商业绩表现亮眼,成为支撑股价的重要因素。根据业绩预增公告,双良节能1~3月份实现归母净利润4.70亿~5.20亿元,同比增长288.86%~330.23%,按业绩快报测算,环比增长272.33~311.94%;扣非归母净利润3.70亿~4.20亿元,同比增长266.71%~316.27%,按业绩快报测算,环比增长261.77%~310.66%。

大尺寸硅片持续放量,是推动双良节能一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公司40GW单晶硅项目产能快速爬坡,规模效应逐渐体现;另一方面,高纯石英砂供应短缺,单晶硅片价格坚挺,硅片业务毛利率明显改善。

根据此前披露的年报,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高升,随着硅料、硅片等环节扩产潮,双良节能2022年营收、净利均创下上市以来之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4.76亿元,同比增长277.99%;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增长208.43%。

TCL中环也实现一季度业绩大涨,经初步核算,公司1~3月份实现营业收入约170亿~180亿元,同比增长约27%~3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亿~24亿元,同比增长约68%~83%。TCL中环称,全球光伏市场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逐渐得到缓解,装机量在波动中向好,硅片呈现结构性紧张,以210大尺寸为代表的优质产品供不应求。

在2022年双双创下史上最好业绩的TCL中环与双良节能,一季度业绩继续“狂飙”,但两家公司发展方向已有明显不同。相比TCL中环专注在硅片环节,后入行的双良节能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已经干得有模有样。

光伏组件环节直面终端客户,目前一体化发展被市场认为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是因为组件是一体化的最终落脚点。从我国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产业链地位来看,千亿巨头均为组件厂商或是已经加速布局组件业务的传统巨头。

根据Infolink最新数据,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太阳能、东方日升、正泰新能、First Solar、通威股份、韩华Qcells,目前是全球组件前十巨头,其中8家来自中国,可见我国在组件环节的主导地位。

要成为巨头,就必须有组件。双良节能2021年正式进入光伏行业,初入行时公司把握多晶硅扩产浪潮,发挥其在节能装备领域的先发优势,核心产品多晶硅还原炉业务高速成长,行业市占率超过60%。基于公司在还原炉和节能节水设备领域的积累,2021年起,双良节能进行了硅料、硅片和组件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而前述四家千亿组件巨头尚未在一体化布局上有明显的动作。

根据公告统计,目前,双良节能大尺寸单晶硅片销售合同累计预估金额已超1000亿元,业务销售方面,仅今年3月份以来,双良节能五次披露全资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涉及采购产品多为单晶硅片。其中,仅预计2023年度销售金额的总计就已超过100亿元。单晶方锭采购单预计2023~2025年销售金额总计为26.02亿元。

组件方面,双良节能包头20GW高效光伏组件一期项目(5GW),已于2022年9月实现量产。2023年4月,公司宣布中标国能龙源内蒙古200MW光伏组件项目,预计成交额3.55亿元左右。另外,公司的单晶硅项目已经建设完毕,产能规模达50GW,全部投建完毕后,总产能预计为100GW。

若论还原炉与硅片业务,双良节能俨然已是行业“老兵”,但论一体化,其还是“新兵”,单晶硅和组件业务尚未完全体现到财报端。一体化布局将如何继续影响双良节能的业绩及估值定价,值得关注。

关键词: